高阻故障和閃絡故障有什么區別
武漢特高壓旗下的電纜故障測試儀可以幫助眾多電力工作者更加方便的進行各類電力測試。
高阻故障和閃絡故障在電纜故障中屬于不同類型的絕緣故障,它們之間存在明顯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故障特性、成因以及檢測方法上。
一、故障特性
高阻故障:
電阻特性:高阻故障的特點是故障電阻較大,但電壓變化卻比較小,故障電流較小,一般只有幾十到幾百毫安。
表現:線路電壓、電流、功率下降;電纜溫度變高;能量損失增大等。
成因:通常由局部放電、電纜損耗或老化等原因引起。
閃絡故障:
電阻特性:閃絡性故障的特點在于故障點的電阻較高,但并非完全開路或低阻狀態,而是介于兩者之間。故障點的電阻通常大于100千歐,但數值變化較大,每次測量結果可能不一致。
電壓敏感:在直流耐壓或高壓脈沖試驗時,故障點可能會出現閃絡性電擊穿,即在試驗電壓升至一定值時,故障點發生擊穿放電,電流突然升高,電壓突然下降。
難以檢測:閃絡性故障較難于測量,特別是在新敷設的電纜進行預防性試驗時出現的閃絡故障。
二、成因
高阻故障:主要由電纜老化、受潮、機械損傷或制造缺陷等導致絕緣層破損,進而形成高阻故障。
閃絡故障:通常是由于電纜絕緣材料因損傷或其他原因,在局部區域發生電弧放電,導致絕緣性能下降。這種故障多發生在電纜的接頭內部或其他絕緣薄弱點。
三、檢測方法
高阻故障: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電橋法、低壓脈沖反射法、高壓閃絡法(針對高阻泄露性故障)等。其中,電橋法適用于電纜線路比較短、路徑較清楚的情況;低壓脈沖反射法利用脈沖在電纜中的傳播速度和反射原理來測量故障距離;高壓閃絡法則通過施加高壓使故障點放電,進而測量故障距離。
閃絡故障:檢測閃絡性故障時,常采用直閃法(直接測量方法),該方法適用于檢測高阻閃絡性故障。此外,還有沖擊閃絡法等其他檢測方法。
綜上所述,高阻故障和閃絡故障在故障特性、成因以及檢測方法上均存在顯著差異。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具體故障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和儀器進行故障定位和修復。